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建設全覆蓋、縣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11支、鄉鎮(街道)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41個、行政村(社區)建成實踐站1926個、擁有志愿服務團體7329支、志愿者36.5萬名……近年來,福建三明市以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依托,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將文明的“種子”播撒,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長大。
文明實踐春風化雨,時代新風浸潤人心。面對時代之需、使命所系、群眾所盼,三明市堅持因地制宜,注重培育特色,在組織體系、陣地建設、活動內容、動力機制、工作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,持續用力,久久為功,奏響三明文明實踐新旋律。
遍地開花
實踐陣地提質增效
“我拿到《閩山閩水物華新——習近平福建足跡》后,無比激動,反復品讀?!薄啊嗌骄G水是無價之寶’這一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?!苯?,在泰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了一場生動的《閩山閩水物華新——習近平福建足跡》閱讀分享會。分享會上,與會人員踴躍發言,暢談讀書感受,現場氣氛熱烈。
自《閩山閩水物華新——習近平福建足跡》出版以來,泰寧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作用,積極添置書籍,召開閱讀分享會,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閱讀活動,大力宣傳推廣《閩山閩水物華新——習近平福建足跡》,帶動引導各級黨員干部積極關注、深入學習新書。
三明市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始終把學習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政治任務,緊緊圍繞“喜迎二十大”主題,廣泛組織開展“永遠跟黨走”“強國復興有我”等群眾性主題活動,開展《閩山閩水物華新——習近平福建足跡》等四部圖書學習宣傳宣講,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。
聚焦服務群眾,全力完善文明實踐體系。三明市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“335”工作法,圍繞建設中心、所、站三級聯動文明實踐體系的工作目標,采取行政引導層層統籌、單位組隊行行出力、社會招募人人參與3個舉措,搭建服務平臺和隊伍,建立需求收集、宣傳引導、部門聯動、激勵獎懲、督查落實5項工作機制,實現全市中心、所、站建設全覆蓋。
建好文明實踐的陣地,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芽。如今,在三明,一個個烙著紅色印記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成為城鄉地標,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深入農村、社區,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文明實踐中來,讓文明新風吹拂三明大地。
創新弘揚
志愿服務蔚然成風
“現在,我們有事直接找書記‘零距離’溝通,讓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一站式解決,‘有事找書記’活動實施以來,心情舒暢了,也愉快了?!睎|霞社區居民老鄭說。
在三元區,社區、小區樓棟等顯著位置貼有“有事找書記”公示牌,公示社區書記等人員崗位及通訊信息,轄區居民可以聯系社區書記,或者通過二維碼留言說明服務需求,社區收到需求后安排志愿者提供精準服務。
這是三明因地制宜打造“一縣一特色”文明實踐品牌的生動縮影。近年來,市委文明辦圍繞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,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,堅持目標導向、需求導向、效果導向,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,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項目化,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融入到鄉村振興、基層黨建和城鄉經濟發展之中,匯聚志愿服務力量。
“一縣一特色”,奏響文明實踐“大合唱”。三元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基層群眾所需,開展“有事找書記”活動,服務零距離;沙縣區創設產業文明融合平臺,推動文明實踐融入小吃產業發展,促進小吃產業在全國各地發展壯大;永安市全面開展弘揚抗戰文化志愿服務活動,保護抗戰遺址,講好抗戰故事,用活抗戰文化;明溪、清流、寧化、建寧、泰寧、將樂、尤溪、大田等縣圍繞新僑鄉、花卉產業、紅色文化、生態環境、梅林文化、擂茶文化、朱子文化、孝道文化等各地特色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本地實際、百姓需求緊密銜接,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更加貼民心、達民意、暖人心。
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到哪里,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里。如今,全市各個縣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及分隊的36.5萬名志愿者,主動參與到當地的經濟發展、社會治理、民生保障、文化體育、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活動中,開展貼近群眾生活、展現文明新風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,志愿服務累計總時長達117.8萬小時,奏響了文明實踐新旋律,煥發出文明實踐新風采。
積分兌換
文明實踐深入人心
平坦的道路、清澈的河水、整潔的環境,走進寧化縣中沙鄉半溪村,映入眼簾的便是這一幅幅景象,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讓村民的幸福指數“步步高”,這得益于村里的“文明超市”。
去年,中沙鄉半溪村通過財政支持、鄉賢捐贈等方式,籌措5萬元資金建立了“文明超市”,超市以文明積分制運行,自覺支持村公益事業、參與村公益活動的家庭成員給予相應的積分獎勵,獲得80分以上的家庭就能獲取“文明超市”商品兌換資格,1文明積分可換等價0.5元物品。
“我們家上個月剛用積分兌換了一瓶洗衣液?!薄皼]想到干好事不僅能得積分,還能申請到貸款,這讓我們更有干勁了?!敝猩赤l半溪村這一舉措吸引了許多村民參與到文明實踐當中。
激發群眾內生動力,提升市民文明素質,三明市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,建設“三明市民文明積分平臺”,將志愿服務、文明交通、城市管理、個人誠信、無償獻血、e三明隨手拍、榮譽稱號等行為納入市民文明積分,并設置積分商城,使得市民能夠根據積分兌換規則選擇兌換免費停車乘車、體育健身、旅游住宿、入學、體檢券等福利商品,以實施正向激勵的方式促進市民文明素質提升。
“通過這個平臺,讓我更加明白怎么做文明事、做文明人,慢慢地做好事也會變成一種習慣?!?兌換到獎勵物品的志愿者小陳高興地說。他表示,參加志愿服務不僅光榮,而且還能得到實惠,今后一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參與其中。
提升市民文明素質,是三明市創建精神文明持續發力的重點。去年來,三明市持續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,不斷完善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,通過試點先行,以點帶面,引導市民積極參與。目前,35項各類行為納入積分管理,拓展積分兌換項目21個,三明市推出“文明貸”金融產品,累計為1272戶授信文明貸額度1.58億元。目前,從志愿服務、個人誠信、無償獻血、e三明等導入積分平臺的市民超百萬人次。
如今在三明,文明實踐觸角不斷延伸,文明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開展,文明積分制受到市民廣泛關注。新征程期待新氣象,三明市正不斷深化文明實踐,樹立文明新風,提升市民素養,培育新時代公民,持續夯實城市軟實力,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(來源:三明市融媒體中心)